欢迎访问诸城市佳兴机械有限公司-杀菌锅官网!

17853669228

15063686338

适用高温杀菌锅的食品品类及加工应用解析

发表时间:2025-10-17    人气:     来源:原创   作者:王小萍

适用高温杀菌的食品品类及加工应用解析

在食品加工领域,高温杀菌凭借 “彻底杀灭微生物、延长保质期” 的核心优势,成为众多食品保障安全与流通的关键环节。并非所有食品都需高温杀菌,其适用对象主要集中在 “低酸性、需长期常温储存、易受芽孢类微生物污染” 的食品品类。本文将从高温杀菌的适用前提入手,按食品品类详细拆解适用高温杀菌的具体食品,结合加工需求、杀菌参数及实际案例展开分析,同时明确合规操作要点,为食品加工厂精准判断与应用高温杀菌提供实操指南。
适用高温杀菌锅的食品品类及加工应用解析(1)

一、高温杀菌的适用前提:明确食品选择的核心依据

高温杀菌(商业无菌杀菌)的核心目标是通过 100-135℃的高温的(配合 0.1-0.3MPa 压力),杀灭食品中几乎所有微生物(包括致病菌、腐败菌及耐热芽孢),使食品达到 “商业无菌” 状态,满足长期常温储存(6-24 个月)需求。选择高温杀菌的食品,需符合以下核心前提:
  1. 低酸性食品(pH>4.6):这类食品无法抑制芽孢萌发,若采用低温杀菌(如巴氏杀菌),残留的芽孢(如肉毒杆菌芽孢)可能在储存中繁殖,引发食品安全事故,必须通过高温杀菌彻底杀灭芽孢;
  1. 需长期常温储存:食品需脱离冷链运输与储存,通过高温杀菌延长保质期,降低流通成本,适用于全国乃至全球销售的产品;
  1. 耐受高温且品质影响可控:食品的营养、风味、质地受高温影响较小,或通过工艺优化(如快速冷却)减少品质损失,避免杀菌后产品失去商业价值。
适用高温杀菌锅的食品品类及加工应用解析(2)

二、适用高温杀菌的食品品类及加工应用

根据食品特性与加工场景,适用高温杀菌的食品可分为四大类,每类食品的杀菌参数、应用逻辑与实际案例各有差异:
1. 低酸性罐头食品:高温杀菌的典型应用场景
罐头食品因 “密封包装、长期储存” 的特性,是高温杀菌的主要应用对象,尤其低酸性罐头必须依赖高温杀菌保障安全,常见品类包括:
  • 肉类罐头:如午餐肉、牛肉罐头、鸡肉罐头等,pH 值通常为 5.5-6.8(低酸性),易受肉毒杆菌、沙门氏菌污染。加工中需采用 121-125℃、0.15-0.2MPa 的高压高温杀菌,时间 30-45 分钟。例如,某午餐肉罐头厂采用 121℃、0.15MPa、35 分钟杀菌,产品在常温下保质期达 12 个月,且肉质细腻,咸淡适中,无明显蒸煮味;牛肉罐头采用 123℃、0.18MPa、40 分钟杀菌,可彻底杀灭牛肉中的李斯特菌芽孢,确保食用安全。
  • 水产罐头:如鱼罐头(金枪鱼、沙丁鱼)、虾罐头、贝类罐头等,pH 值 6.2-7.0(低酸性),易滋生副溶血性弧菌、创伤弧菌及芽孢类微生物。杀菌参数通常为 121-124℃、0.15-0.2MPa,时间 35-50 分钟。某金枪鱼罐头厂采用 122℃、0.16MPa、45 分钟杀菌,金枪鱼肉质保持鲜嫩,无腥味,常温保质期达 18 个月;虾罐头采用 121℃、0.15MPa、35 分钟杀菌,虾肉完整,无缩水变形,且微生物合格率稳定在 99.8% 以上。
  • 豆制品罐头:如豆腐罐头、腐竹罐头等,pH 值 5.8-6.5(低酸性),易受蜡样芽孢杆菌、大肠杆菌污染。杀菌参数多为 118-121℃、0.12-0.15MPa,时间 25-35 分钟。某豆腐罐头厂采用 120℃、0.14MPa、30 分钟杀菌,豆腐质地软嫩,无豆腥味,常温保质期达 10 个月,且无需添加防腐剂,符合健康消费需求。
2. 真空包装卤味与肉制品:常温流通的安全保障
真空包装的卤味、酱肉制品因脱离冷链后易受微生物污染,需通过高温杀菌实现常温储存,常见品类包括:
  • 卤味制品:如卤牛肉、酱鸭、凤爪、猪蹄等,pH 值 5.5-6.2(低酸性),加工中难免接触空气中的芽孢类微生物。杀菌参数通常为 115-121℃、0.12-0.15MPa,时间 20-35 分钟。某卤牛肉加工厂采用 118℃、0.12MPa、30 分钟杀菌,卤牛肉嚼劲十足,咸香风味保留完整,常温保质期达 6 个月;酱鸭采用 116℃、0.13MPa、25 分钟杀菌,鸭肉肉质紧实,无异味,且包装无胀袋现象,流通损耗率从 10% 降至 1.2%。
  • 酱肉制品:如酱肘子、卤猪耳、卤鸡胗等,这类食品脂肪含量较高,高温杀菌需控制温度与时间,避免脂肪氧化产生哈喇味。杀菌参数多为 115-118℃、0.12-0.14MPa,时间 25-30 分钟。某酱肘子加工厂采用 117℃、0.13MPa、28 分钟杀菌,酱肘子皮糯肉烂,卤汁风味浓郁,常温保质期达 5 个月,且脂肪氧化率控制在 3% 以内,远低于行业平均的 8%。
3. 部分酱料与调味品:抑制霉菌与芽孢污染
酱料、调味品因水分含量高、营养丰富,易滋生霉菌(如黄曲霉素)与芽孢类微生物,部分低酸性或需长期常温储存的品类需高温杀菌,常见包括:
  • 低酸性酱料:如豆瓣酱、黄豆酱、辣椒酱(非酸性配方)等,pH 值 4.8-6.0(低酸性或接近中性),易受芽孢杆菌、霉菌污染。杀菌参数通常为 110-115℃、0.11-0.13MPa,时间 20-25 分钟。某豆瓣酱厂采用 112℃、0.12MPa、22 分钟杀菌,豆瓣酱的酱香风味浓郁,无霉变现象,常温保质期达 12 个月;黄豆酱采用 115℃、0.13MPa、25 分钟杀菌,豆瓣完整,无软烂,且微生物超标率从 12% 降至 0.3%。
  • 复合调味品:如火锅底料、烧烤酱、下饭酱等,部分产品含肉类、豆制品成分,pH 值 5.0-6.3(低酸性),需高温杀菌保障安全。杀菌参数多为 110-118℃、0.11-0.14MPa,时间 15-25 分钟。某火锅底料厂采用 115℃、0.13MPa、20 分钟杀菌,火锅底料香气浓郁,无油脂酸败,常温保质期达 8 个月;烧烤酱采用 112℃、0.12MPa、18 分钟杀菌,酱料质地均匀,无分层,且风味与新鲜制作的产品差异度控制在 5% 以内。
4. 部分果蔬加工品:高糖 / 高盐且需长期储存的品类
多数果蔬为酸性食品(pH≤4.6),可采用巴氏杀菌或常压高温杀菌,但部分经加工后 pH 值升高或需长期常温储存的果蔬制品,需高压高温杀菌,常见包括:
  • 果蔬罐头(低酸性或中性配方):如蘑菇罐头、芦笋罐头、玉米罐头等,新鲜果蔬虽为酸性,但加工中若添加碱性调料(如小苏打)或搭配肉类,pH 值可能升至 4.6 以上。杀菌参数通常为 115-121℃、0.12-0.15MPa,时间 20-30 分钟。某蘑菇罐头厂采用 120℃、0.14MPa、25 分钟杀菌,蘑菇口感脆嫩,无软烂,常温保质期达 15 个月;芦笋罐头采用 118℃、0.13MPa、22 分钟杀菌,芦笋色泽翠绿,营养保留率达 85%,且无微生物污染问题。
  • 果脯蜜饯(高糖高盐且需常温储存):如部分低糖果脯、盐渍果蔬干,若糖度低于 65%、盐度低于 10%,易受微生物污染,需高温杀菌延长保质期。杀菌参数多为 105-110℃、0.11-0.12MPa,时间 15-20 分钟。某低糖苹果脯厂采用 108℃、0.11MPa、18 分钟杀菌,苹果脯酸甜适中,质地柔软,常温保质期达 9 个月,且无返砂现象,产品合格率提升至 99.5%。
适用高温杀菌锅的食品品类及加工应用解析(3)

三、高温杀菌在食品加工中的合规操作要点

食品加工厂应用高温杀菌时,需严格遵守安全与质量法规,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风险,核心要点包括:
1. 精准匹配杀菌参数:按食品特性定制方案
不同食品的成分、pH 值、微生物污染风险不同,需通过实验确定最优杀菌参数,避免 “参数不足导致杀菌不彻底” 或 “参数过高破坏品质”:
  • 低酸性肉类、水产食品:温度需≥121℃,压力≥0.15MPa,确保杀灭肉毒杆菌芽孢;
  • 酱料、果蔬罐头:根据 pH 值调整温度,pH 接近 4.6 的食品(如 pH4.5-4.8)可采用 115-118℃,pH>5.0 的食品需≥120℃;
  • 含脂肪、蛋白质较高的食品:适当缩短杀菌时间,避免脂肪氧化、蛋白质过度变性(如卤味杀菌时间控制在 20-35 分钟,避免肉质过柴)。
某水产罐头厂曾因未按 pH 值调整参数,用 115℃杀菌 pH6.5 的鱼罐头,导致芽孢残留引发胀罐,调整为 121℃后,微生物合格率恢复至 99.8%。
2. 设备合规与定期校验:保障杀菌稳定性
高温杀菌设备(如高温杀菌锅、杀菌釜)需符合国家强制标准,且定期校验维护:
  • 设备资质:需符合 GB 150《压力容器》、TSG 21《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》,配备安全阀、压力 gauge、温度传感器等安全装置,且有生产厂家提供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;
  • 定期校验:压力表、安全阀每 6 个月校验一次,温度传感器每年校准一次,确保参数显示准确;罐体每 3 年进行一次耐压试验与无损检测,避免罐体泄漏、爆裂风险。
某肉制品厂因未定期校验安全阀,导致杀菌过程中压力失控,设备损坏且批次产品报废,后续严格执行校验制度后,设备故障率从每月 2 次降至 0.1 次。
3. 过程记录与追溯:符合食品安全法规
根据《食品安全法》要求,高温杀菌过程需实时记录关键参数,且保存至少 6 个月,便于监管追溯:
  • 记录内容:包括杀菌批次、食品名称、温度、压力、时间、操作人员、设备编号、微生物检测结果等;
  • 记录方式:采用自动数据记录仪(如 PLC 控制系统)存储数据,避免人工记录误差,且数据不可篡改。
某酱料厂因未完整记录杀菌参数,被监管部门责令整改,后续引入自动记录系统后,顺利通过食品安全审计,产品出口合格率提升至 100%。
4. 杀菌后品质管控:减少二次污染
高温杀菌后的食品需做好冷却、包装密封与储存管控,避免二次污染:
  • 快速冷却:杀菌后需在 30 分钟内将食品温度降至 40℃以下,避免高温下残留微生物繁殖;
  • 包装检查:冷却后检查包装是否破损(如胀袋、漏液),破损产品需及时剔除;
  • 储存条件:常温储存需控制环境温度≤25℃、湿度≤65%,避免阳光直射,防止包装老化、食品变质。
某卤味厂因杀菌后冷却缓慢(2 小时才降至 40℃),导致批次产品菌落总数超标,引入喷淋冷却系统后,冷却时间缩短至 20 分钟,微生物合格率稳定在 99.7% 以上。
适用高温杀菌锅的食品品类及加工应用解析(4)

四、总结:精准定位高温杀菌的食品应用边界

适用高温杀菌的食品,核心共性是 “低酸性、需长期常温储存、耐受高温”,具体涵盖低酸性罐头食品、真空包装卤味肉制品、部分低酸性酱料调味品及特殊果蔬加工品。食品加工厂在应用时,需结合食品的 pH 值、微生物风险、品质需求定制杀菌参数,同时严格遵守设备合规、过程追溯、品质管控等要求,确保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,最大化保留食品的风味与商业价值。未来,随着高温杀菌设备智能化升级(如自动参数匹配、远程监控),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将更精准、高效,进一步助力食品行业实现 “安全与品质双赢” 的目标。
适用高温杀菌锅的食品品类及加工应用解析(5)



推荐产品
诸城市佳兴机械有限公司logo,注册商标

17853669228

Copyright © 诸城市佳兴机械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咨询微信客服
17853669228
微信客服

微信客服

手机站二维码

手机站二维码